导师介绍
博导计算机系统结构
序号 | 姓名 | 部门 | 研究方向 |
1 | H. Vincent Poor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 信息论、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与网络 |
2 | Sun-Yuan Kung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 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VLSI |
3 | 安学军 |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 图计算处理器、高性能互连网络 |
4 | 白硕 | 网络重点实验室 | 大规模内容处理和网络安全 |
5 | 包云岗 | 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 |
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数据中心体系结构、处理器芯片敏捷设计、开源芯片生态等 |
6 | 毕经平 | 专项技术研究中心 | 智能大数据分析/网络智能化 |
7 | 卜东波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 |
8 | 曹存根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大规模知识处理 |
9 | 曹娟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多媒体内容安全,虚假信息检测,虚假商品检测 |
10 | 常虹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 |
11 | 陈明宇 | 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 | 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近期研究方向:内存和新型存储系统结构,安全处理器体系结构,数据中心网络 |
12 | 陈世敏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数据管理系统,大数据处理, 并行分布式计算 |
13 | 陈天石 | 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智能 | |
14 | 陈熙霖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多媒体技术,多模态交互 |
15 | 陈益强 | 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 | 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医学 |
16 | 陈云霁 | 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 | 计算机体系结构、机器学习 |
17 | 程学旗 | 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网络科学与社会计算、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网络信息安全、分布式系统与大型仿真平台 |
18 | 崔慧敏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编译优化、并行编译、异构编程、异构编译优化 |
19 | 崔莉 | 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 |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网络化微型传感系统,传感器技术 |
20 | 范东睿 |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 众核处理器设计,高通量处理器设计,数据流处理器设计 |
21 | 方滨兴 | 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
22 | 方金云 |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 近几年来一直从事海量空间信息支撑平台和分布式大型软件开发方法学的研究。该方向为海量空间数据处理提供一体化的软件设施,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图象处理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
23 | 冯晓兵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编译系统及相关工具 |
24 | 冯洋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人机对话 |
25 | 傅小兰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 认知心理学 |
26 | 高林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3D几何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三维计算机视觉、深度几何学习 |
27 | 高文 | 智能信息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 |
28 | 关洪涛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智能路由器、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 |
29 | 郭嘉丰 | 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机器学习 |
30 | 郭崎 | 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 | 智能计算系统 |
31 | 韩银和 | 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 | 主要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芯片,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数据计算芯片和计算系统 |
32 | 郝沁汾 |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33 | 何清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领域 |
34 | 贺思敏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应用算法学,生物信息学,信息检索 |
35 | 贺志强 | 联想研究院、联想创投集团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领导团队涵盖各方面内容) |
36 | 胡斌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 普适计算、心理生理计算、协同工作技术和语义网 |
37 | 胡伟武 | 微处理器研究中心 | 微处理器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集成电路设计 |
38 | 胡瑜 | 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 | 自主导航、自动驾驶、算法加速 |
39 | 华云生 | 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部 | 数据科学与工程、非线性规划、算法优化等 |
40 | 黄庆明 | 智能信息重点实验室 | 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 |
41 | 纪雯 | 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 | 信息编码与多媒体通信网络,涉及智能多媒体、视频传输、无线视频通信、视频编码、信道编码、网络经济、信息论和优化方法、社交媒体、智能计算等。 |
42 | 蒋树强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多媒体技术、多模态智能 |
43 | 靳小龙 | 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 知识工程、知识图谱、社会计算、社会网络 |
44 | 兰艳艳 | 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
45 | 李国杰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科学与技术 |
46 | 李华 | 图形学与可视化 | |
47 | 李华伟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数字电路设计自动化(EDA)与测试,智能计算,近似计算 |
48 | 李锦涛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普适计算技术等 |
49 | 李炼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程序分析、软件安全 |
50 | 李晓东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互联网基础资源、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互联网治理 |
51 | 李晓维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数字VLSI电路测试及可靠性设计; 容错计算 |
52 | 李振宇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互联网体系结构;数据驱动网络;网络人工智能 |
53 | 李忠诚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计算机网络 |
54 | 刘敏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移动计算、边缘智能、无人系统网络协同 |
55 | 刘韵洁 | 未来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网络融合与演进 | |
56 | 陆汝钤 | 智能信息重点实验室 | 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 |
57 | 罗平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大数据新型应用 |
58 | 马维英 | 微软亚洲研究院 | |
59 | 马余泰 | 微处理器研究中心 | 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 |
60 | 芮勇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多媒体搜索、知识挖掘、社交媒体 |
61 | 山世光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人脸识别,情感识别,健康感知 |
62 | 沈华伟 | 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网络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 |
63 | 施巍松 | 先进计算机 | 计算机系统结构,移动计算和可持续计算 |
64 | 石晶林 |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 | 无线通信,计算与通信相融合 |
65 | 眭跃飞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大规模知识处理的理论基础,知识表示 |
66 | 孙凝晖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并行处理体系结构、分布式操作系统、性能评价及文件系统 |
67 | 孙贤和 | 计算机系统研究部 | 并行与分布式处理和建模、内存和存储系统 |
68 | 孙晓明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量子计算、算法复杂性、社会网络近似算法、通信复杂性、判定树复杂性、组合数学 |
69 | 孙毅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区块链、社交视频 |
70 | 孙毓忠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 |
71 | 谭光明 | 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 | 高性能计算 |
72 | 唐胜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73 | 唐卫清 | 中科辅龙 | 制造业信息化 |
74 | 唐志敏 |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 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处理器微体系结构、并行计算 |
75 | 田霖 |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 | 计算与通信融合,无线资源管理 |
76 | 王剑 | 微处理器研究中心 | 多核处理器结构设计、虚拟机技术以及系统软件 |
77 | 王瑞平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图像处理 |
78 | 王元陶 | 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 | 人工智能、物联网、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
79 | 王元卓 | 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网络大数据分析、开放知识网络计算、社交网络演化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隐私泄漏行为分析等。 |
80 | 王兆其 | 前瞻研究实验室 虚拟现实研究组 | 虚拟现实、多模式人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目前研究重点集中于“虚拟人合成”和“虚拟环境交互” |
81 | 武成岗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编译与系统安全 |
82 | 夏时洪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
83 | 夏银水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 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 |
84 | 谢高岗 | 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互联网体系结构;网络测量分析 | |
85 | 熊劲 | 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 | 分布式存储系统、基于新型NVM和SSD的存储系统 |
86 | 徐轶 | 网络科学与技术研究部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87 | 徐勇军 | 专项技术研究中心 | |
88 | 徐志伟 | 信息技术战略研究中心 | 机群与网格计算 |
89 | 许鲁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网络存储系统 |
90 | 鄢贵海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专用计算加速器,智能芯片体系结构 |
91 | 尤海航 |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 |
92 | 于全 |
认知无线电;空间信息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络;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 |
|
93 | 詹剑锋 | 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 |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
94 | 张法 | 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 |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高性能计算、生物信息学 |
95 | 张福新 | 微处理器研究中心 | 微处理器结构设计、性能分析、操作系统、软件共享存储系统等方面 |
96 | 张家琳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理论计算机科学,包括量子计算、近似算法、在线算法、算法博弈论 |
97 | 张磊 | 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 | 计算机系统,嵌入式芯片,智能物联网AIoT |
98 | 张民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 | 自然语言处理 |
99 | 张晓东 | 网络重点实验室 |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 |
100 | 张玉军 | 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 网络人工智能、智能网络与系统、网络安全与测试评估 |
101 | 张云泉 |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并行算法与并行软件,并行计算模型,性能优化和性能评测 |
102 | 张志敏 | 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 | 超导CPU及其系统研究;众核与SoC设计研究 |
103 | 赵晓芳 | 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 信息安全、系统结构 |
104 | 赵屹 | 前瞻研究实验室 | 生物信息学、组学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医学 |
105 | 周少华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医学影像、计算机视觉 |
106 | 周一青 |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 | 通信与计算融合,移动边缘计算,存储通信,异构网络,协同通信等 |
107 | 诸葛海 |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人工智能, 数据库, 语义万维网, 信息物理社会, 知识网格 |